您好,欢迎访问山东天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

13305417736

15969791600

联系我们

山东天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

销售一部:李经理13305417736
销售二部:张经理15969791600
售后服务:潘经理18653193609
网址:www.sdtxgt.com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日照路2751号齐鲁之门B2-D栋909

咨询热线13305417736

泡沫敷料怎么换?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

发布时间:2025-09-29 17:31:19 人气:33
泡沫敷料的更换不是 “撕下来贴新的” 这么简单,换得好能减少伤口刺激、避免二次损伤,换得不当可能扯伤新生组织或增加感染风险。下面就分 “更换前准备 - 更换步骤 - 注意事项” 三部分,讲清正确方法,新手也能轻松操作。

一、更换前:做好 2 项准备,避免手忙脚乱

提前准备好工具、评估伤口状态,能让更换过程更顺畅,还能及时发现伤口问题:

1. 准备工具:3 样物品必备好

不用复杂工具,日常护理准备基础用品即可,注意所有接触伤口的物品需无菌:
  • 清洁用品:生理盐水(首选,温和不刺激伤口,别用酒精、碘酒直接擦伤口内部)、无菌棉签 / 纱布(擦伤口、吸水分用);
  • 新敷料:提前选好和伤口匹配的泡沫敷料(尺寸比伤口大 1-2 厘米,渗液多就选高吸收款),从包装袋撕口处打开,别用手碰接触伤口的 “亲肤层”;
  • 辅助用品:若伤口周围皮肤干燥,可备无刺激的医用保湿霜(换完后涂周围皮肤,避免干燥脱皮);若担心敷料粘太紧,可备少量无菌生理盐水(软化粘性用)。

2. 评估伤口:先确认 “能不能换”“要不要处理”

换之前先观察旧敷料和伤口状态,避免盲目操作:
  • 看旧敷料:若敷料外层渗液未透、边缘无翘边,且距离上次更换没超过建议时间(渗液少 3-5 天、渗液多 1-2 天),可再贴 1 天,不用频繁换;若渗液快透到边缘、敷料鼓胀,或伤口周围皮肤发红发痒,必须立即换;
  • 看伤口(换前先轻轻掀起旧敷料一角观察):若伤口有脓液、渗液发臭、周围皮肤红肿发热(感染迹象),别直接贴新敷料,先清洁后及时就医;若伤口慢慢变小、有新鲜肉芽(淡粉色、颗粒状),说明愈合正常,可按流程换敷料。

二、更换时:4 步正确操作,减少伤口刺激

核心原则是 “慢撕、轻擦、准贴”,每一步都要避免用力拉扯或摩擦伤口:

步骤 1:轻轻取下旧敷料,别扯伤皮肤

这是最容易伤伤口的一步,关键是 “平行撕、慢动作”:
  • 从敷料的一个角开始,用手指捏住角,慢慢向对角方向撕,撕的力度要轻,方向和皮肤保持平行(别向上硬扯,避免拉拽伤口);
  • 若敷料边缘粘得太紧(尤其是贴在关节、足跟等部位),用无菌棉签蘸少量生理盐水,轻轻擦敷料边缘和皮肤的连接处,软化粘性后再撕,别强行撕扯;
  • 若旧敷料粘在伤口上(极少情况,多因渗液太少或敷料型号选错),别硬撕,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表面,等 1-2 分钟让敷料变软,再慢慢揭开,避免带落新生肉芽。

步骤 2:清洁伤口及周围皮肤,去除残留渗液

取下旧敷料后,先清洁伤口,避免残留渗液滋生细菌:
  • 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,从伤口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(范围覆盖伤口及周围 5 厘米皮肤),擦去伤口表面的残留渗液、旧敷料纤维;
  • 若伤口有少量结痂(未感染),不用强行抠掉,用生理盐水轻轻湿润软化即可,结痂能保护下方新生组织;
  • 清洁后,用干的无菌纱布轻轻吸干伤口及周围皮肤的水分(皮肤必须擦干,潮湿会让新敷料粘性下降,还可能导致皮肤发红)。

步骤 3:观察伤口状态,有问题及时处理

清洁后是观察伤口的最佳时机,重点看 3 点:
  • 愈合情况:若伤口面积变小、有淡粉色肉芽(新鲜组织)、渗液减少,说明愈合正常;
  • 异常信号:若伤口渗液变多、呈黄绿色 / 褐色、有臭味,或周围皮肤红肿、脱皮、起水泡(过敏或感染),立即停止贴新敷料,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伤口,及时就医;
  • 周围皮肤:若周围皮肤干燥、脱皮,用棉签蘸少量医用保湿霜轻轻涂抹(别涂到伤口内),避免皮肤屏障受损。

步骤 4:贴新敷料,确保贴合不翘边

贴的时候对准位置、重点按压边缘,避免贴歪或移位:
  • 双手捏着新敷料的边缘(只碰非粘性部分),将 “亲肤层”(柔软的一面)对准伤口中心,轻轻放下,先让伤口部位的敷料贴合,再向周围慢慢抚平;
  • 若敷料是 “有边款”(周围带粘性边),贴好后用手掌轻轻按压敷料表面 30 秒,重点按压边缘(每边按压 5-10 秒),让粘性边和皮肤紧密贴合,减少翘边;
  • 若伤口在关节处(如膝盖、手腕),贴的时候保持关节自然弯曲(比如膝盖微弯),这样活动时敷料不容易起皱、移位;若在手指、脚趾等小部位,贴好后可在边缘缠一圈医用胶带(别缠太紧,避免勒住)辅助固定。

三、更换后:3 个注意事项,避免后续问题

换完敷料不是 “结束”,后续护理和观察同样重要,能让敷料发挥更好效果:

1. 别频繁换药,按 “时间 + 渗液” 决定

泡沫敷料的优势是 “长效锁液”,不用像纱布那样频繁换:
  • 渗液少的伤口(如小擦伤、愈合后期伤口):3-5 天换一次;
  • 渗液多的伤口(如压疮、术后初期伤口):1-2 天换一次;
  • 除非敷料渗液快透、边缘翘边或伤口不适,否则别随意拆开看,频繁换药会破坏伤口的湿润愈合环境,反而延缓愈合。

2. 避免敷料 “贴太紧”,防止皮肤受损

贴的时候别用力拉扯敷料,也别用胶带过度固定:
  • 若贴后感觉伤口周围皮肤发紧、发麻,或活动时明显不适,说明敷料贴太紧,要轻轻揭开重新贴,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;
  • 婴幼儿或老人皮肤脆弱,贴敷料时边缘别压太实,换药时动作要更慢,避免扯伤皮肤。

3. 记录伤口变化,方便后续观察

换敷料时简单记录伤口情况(可用手机拍照片,注意保护隐私):
  • 记录内容:伤口面积(比如 “比上次小了 0.5 厘米”)、渗液量(“比上次少”“呈透明色”)、皮肤状态(“周围不红了”);
  • 若发现伤口连续 3 天没有好转,或出现感染迹象,对照记录能更清晰地跟医生描述情况,方便后续处理。

推荐资讯

13305417736
  • 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