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确粘贴无菌敷贴对于确保其牢固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,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要点:
一、准备工作
- 清洁双手:在粘贴无菌敷贴之前,必须彻底清洁双手,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清洗,时间不少于 30 秒,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。这一步是为了防止手上的细菌污染敷贴和伤口,保证操作的无菌性。
- 检查敷贴:仔细查看无菌敷贴的包装是否完好,有无破损、漏气或过期的情况。若发现包装存在问题,则不应使用该敷贴,以免影响敷贴的无菌效果和质量。同时,确认敷贴的尺寸和类型是否适合伤口。
二、伤口周围皮肤处理
- 清洁与消毒:使用合适的消毒剂(如碘伏,一般用 0.5% - 1% 的碘伏溶液)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。消毒时,应从伤口中心向外周环形擦拭,范围一般要超过敷贴覆盖区域,通常半径为 5 - 10 厘米。避免将消毒剂直接涂抹在伤口内,以免刺激伤口组织。如果伤口上有异物或坏死组织,需先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清创处理,确保伤口干净后再进行敷贴粘贴。
- 干燥皮肤: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棉球轻轻吸干皮肤表面的消毒剂,使皮肤完全干燥。潮湿的皮肤会影响敷贴的粘性,导致敷贴粘贴不牢或容易脱落,而且湿润的环境也有利于细菌滋生。
三、粘贴操作
- 撕开敷贴包装:在确保双手和皮肤准备就绪后,小心撕开无菌敷贴的包装,避免接触敷贴的粘性面和内层无菌面。有些敷贴包装带有易撕口,可沿易撕口缓慢撕开,保持敷贴的完整性。
- 对齐伤口与敷贴:将无菌敷贴取出后,先不要急于粘贴。将敷贴的中心对准伤口,确保敷贴能够完全覆盖伤口,并在伤口周围留有一定的边缘。对于有特殊形状或方向要求的敷贴(如关节部位的敷贴),要注意正确放置,使其与身体部位的轮廓和运动方向相适应。
- 开始粘贴:从敷贴的一端开始粘贴,一般建议从没有胶条或固定装置的一端开始。将敷贴的一端轻轻贴合在皮肤上,然后用手指或无菌镊子慢慢将敷贴向另一端展开,边展开边轻轻按压,使敷贴与皮肤逐渐贴合。按压时,手指要均匀用力,压力适中,避免用力过大导致敷贴变形或产生褶皱,也不要用力过小使敷贴与皮肤贴合不紧密。
- 排除空气:在粘贴过程中,要注意排除敷贴与皮肤之间的空气。可以从敷贴的中心向边缘方向轻轻按压,使空气逐渐排出。如果敷贴下有空气残留,可能会形成气泡,不仅影响敷贴的密封性,还可能导致敷贴在活动过程中容易翘起或脱落。如果在粘贴过程中发现有气泡形成,可小心揭开敷贴的一角,重新按压排出空气后再粘贴好。
- 加固粘贴:对于一些较大尺寸或需要额外固定的敷贴,可以在粘贴好后,对敷贴的边缘进行加固粘贴。例如,有些敷贴带有额外的胶带或胶条,可以将这些胶带或胶条紧密贴合在皮肤边缘,增强敷贴的牢固性。对于没有额外固定装置的敷贴,可以在敷贴的边缘处再用医用胶带进行适当的粘贴,但要注意不要覆盖过多的敷贴面积,以免影响敷贴的透气性。
四、检查牢固性和密封性
- 外观检查:粘贴完成后,仔细观察敷贴的外观。检查敷贴是否完全覆盖伤口,边缘是否平整、紧密贴合在皮肤上,有无气泡、褶皱或翘起的现象。如果发现敷贴有不平整或未贴合好的地方,应及时调整。
- 稳固性测试:轻轻拉扯敷贴的边缘,检查其牢固性。但要注意拉扯力度不能过大,以免破坏敷贴的粘贴效果。如果敷贴在轻微拉扯下就出现松动或移位的迹象,需要重新粘贴,确保敷贴能够在正常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。
正确粘贴无菌敷贴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,从准备工作到粘贴后的检查,都关系到敷贴的牢固性和密封性,从而为伤口提供良好的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