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刺布膏药空贴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
-
原料准备
- 水刺布选择:挑选高质量的水刺布原材料,要求纤维细度适中、质地均匀、无明显瑕疵,以确保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。例如,选择符合医用标准的水刺布,纤维材质要安全、无毒、无刺激性,这样才能用于膏药空贴这种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。
- 胶黏剂准备:准备医用压敏胶,这种胶黏剂需要具备良好的粘性、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。粘性要适中,既能保证膏药空贴在使用时牢固地粘贴在皮肤上,又不会在揭下时对皮肤造成过度的伤害;生物相容性确保不会引起人体的过敏等不良反应;稳定性则保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胶的性能不会发生变化5。
- 离型纸准备:选择合适的离型纸,其表面要光滑,与胶黏剂的分离性良好,以便在使用时能够轻松地将离型纸从膏药空贴上揭下,且不会带走过多的胶黏剂。
-
布料处理
- 梳理:将水刺布原料放入梳理机中,通过梳理机的梳理作用,将纤维梳理成均匀、平整的状态,使纤维之间的排列更加有序,为后续的水刺工艺做好准备。
- 水刺:梳理后的水刺布进入水刺机,水刺机产生高压集束水流,对布料进行喷射,使纤维相互缠结,从而增强布料的强度和密度,使水刺布的结构更加紧密,表面更加平整。水刺头的排列方式通常分为平面式与圆周式,现在的水刺生产线中,平面式与圆周式混合使用的较多3。
- 烘干:水刺后的水刺布含有一定的水分,需要通过烘干设备进行烘干,去除水分,使布料保持干燥。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水刺布的材质和厚度进行调整,以确保布料在烘干过程中不会受到损伤。
-
涂胶
- 胶黏剂调配: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医用压敏胶与其他助剂进行调配,搅拌均匀,形成胶黏剂溶液。助剂的作用是改善胶黏剂的性能,如增加粘性、提高耐温性等。
- 涂胶操作:将烘干后的水刺布通过涂胶设备,在水刺布的一面均匀地涂上胶黏剂溶液。涂胶的厚度和均匀度需要严格控制,以保证膏药空贴的粘性和使用效果。涂胶后的水刺布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干燥,使胶黏剂固化,增强粘性。
-
复合
- 与离型纸复合:将涂胶后的水刺布与离型纸进行复合,使胶黏剂的一面与离型纸紧密贴合。复合的过程需要保证水刺布和离型纸的位置准确,避免出现偏差和褶皱。复合后的材料需要通过压辊进行压实,使两者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。
- 分切:根据客户的需求或产品的规格要求,将复合后的水刺布膏药空贴材料进行分切,裁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状。
-
质检与包装
- 质量检测:对分切后的水刺布膏药空贴进行质量检测,检查项目包括尺寸、粘性、外观等。例如,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测量膏药空贴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,通过粘贴试验检测粘性是否达标,检查外观是否有瑕疵、气泡等问题。
- 包装:将质量合格的水刺布膏药空贴进行包装,通常采用塑料袋、纸盒等包装材料,以保证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。包装上需要标明产品的名称、规格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信息。